欢迎访问玉田五洲医院
咨询电话:

玉田五洲医院

首页 >> 玉田五洲医院 >>文章阅读

玉田肛肠科哪家好

  玉田肛肠科哪家好    健康之人要懂得养生,生病之人更需要养生。那么肛周脓肿该如何养生呢?下面,玉田马应肛肠医院的医生就告诉你肛周脓肿的养生食疗方,让你知道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

 
  肛周脓肿食疗:
 
  1、绿豆粥原料:大米250克,绿豆150克,白砂糖200克,常用水适量。
 
  做法:将大米用清水淘净,绿豆去杂质,用清水洗净。
 
  2、芹菜粥原料:鲜芹菜100克,粳米50克,精盐适量。
 
  做法:取粳米煮成粥,加入洗净切好的芹莱段,文火炖至米粒极烂,再加入食盐少许即可。
 
  用法:每日1次,温热食用,3周为一疗程。
 
  3、鸡蛋面原料:鸡蛋两个,鸡精1g,盐3g,香油5g,挂面300g。
 
  4、素菜粥原料:日本豆腐一块,胡萝卜一根,白粥一小碗,白萝卜一小段。
 
  5、绿豆汤将绿豆洗净并控干水分,倒入锅中,加入开水,开水的用量以没过绿豆2公分为好,煮开后,改用中火,当水分要煮干时(注意防止粘锅),加入大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继续煮20分钟,待绿豆已酥烂,汤色碧绿时即可。
 
  肛周脓肿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肛周脓肿患者饮食上应以清淡并含有较多纤维素的食品为宜如菠菜、芹菜、冬瓜、丝瓜、南瓜、绿豆、黄豆、油菜、黄花菜、木耳、海带、萝卜、茭白等。
 
  2、经常食用有清热解毒的食能缓解肛门局部肿痛、流脓流水等症状。同时选用绿豆粥、芹菜粥、鸡蛋面、素菜粥等,有润肠通便作用;3、可多吃水果类如西瓜、苹果、菠萝、桶子、梨等。
 
  4、可选绿茶、菊花茶、金银花茶、绿豆汤等饮料也能预防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形成,缓解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症状。
 
  5、肛周脓肿的病人禁忌辛辣食品酒、辣椒、生姜、大蒜、肉桂等,这些均属辛辣之品,可刺激局部发炎,加重肛门脓肿的病情。
 
  6、服用药物治疗禁忌服清热解毒之剂,应忌鱼、虾、羊肉、香菜、韭菜等,包括竹笋、海鲜、狗肉等发物;服气血双补之剂,应忌萝卜、桃子、李子等,否则会影响疗效。

 
  玉田肛肠科哪家好   玉田五洲医院医生介绍:肛周脓肿的症状是先感到肛门周围出现了一个小硬块或肿块,继而疼痛加剧、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坐卧不宁、夜不能眠、大便秘结、排尿不畅成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肛周脓肿的危害大,不及时治疗,对患者的健康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肛周脓肿的症状是什么?
 
  1、肛周皮下脓肿:主要是疼痛,最初为胀痛、化脓时跳痛、排便时疼痛加重,脓肿在肛门前方可发生尿潴留,脓肿在肛门后方出现尾骶部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轻,局部肿胀,发红、压痛、有波动感。
 
  2、坐骨直肠窝脓肿患者:有周身不适、发热寒战、体温升高等全身中毒症状。局部见肛门一侧肿胀、发红、灼痛、跳痛、压痛、坐卧不安,活动和排便时痛加重,有排尿困难等。
 
  3、骨盆直肠窝脓肿患者:全身症状重,先寒战高热,周身疲倦,严重者可有败血症的中毒症状。局部症状轻,仅有直肠下坠感,酸痛或不适的表现,亦可发生排尿困难。
 
  4、直肠后脓肿:全身症状与骨盆直肠窝脓肿相似,但局部症状主要在尾骶腰部酸胀坠痛,向背部及两侧大腿放射,尾骨有压痛,患者不能端坐。
 
  5、直肠粘膜下脓肿患者:有周身不适,疲倦,发热。局部以直肠刺激症状为主,有里急后重,下坠,便次多或便意感等。
 
  6、结核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与上述细菌性感染不同,患者常是慢性发病,脓肿经数周、数月后才能形成,局部疼痛不剧烈,伴有低热,局部红肿也不明显。
 
  玉田肛肠科哪家好   曾经患过肛门脓肿的人,如果未进行肛门脓肿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可以说几乎是百分之百地会变成肛瘘。所以肛瘘早期的症状,也就是肛门脓肿的症状,表现为肛门周围肿胀疼痛。如脓肿只作切开排脓,或未作手术,待其自然破溃出脓,肛门肿痛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并出现如下症状,也就是肛瘘的症状。
 
  肛瘘的症状:
 
  (1)肛门流脓:肛门周围反复流脓水是肛瘘的主要症状,其特点是流脓时多时少,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肛门经常潮湿,内裤不干净,给生活上带来很多不便。
 
  (2)疼痛:肛瘘不发炎时,一般是不会疼痛的,但如果局部发炎,脓液排不出,肛门局部就会出现肿瘤痛难忍,坐卧不安,随着脓液的排出、疼痛会逐渐减轻。
 
  (3)肛门瘙痒:由于脓性分泌物的不断刺激,会出现肛周皮肤瘙痒,潮湿不适,时间长了可形成湿疹。
 
  (4)全身症状:肛瘘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发热,头痛不适。若是肛瘘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可出现身体消瘦,贫血,排便不畅等。

 
  肛瘘一旦形成,就不可能自然愈合,必须手术治疗才能痊愈。肛瘘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传统的手术、激光、冷冻、挂线等,都不十分理想。有的痛苦大病程长,有的不彻底易复发,有的适应症不易掌握或并发症较多。

温馨提示: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在线客服一对一交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