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宣城康安医院
咨询电话:

宣城康安医院

首页 >> 宣城康安医院 >>文章阅读

安徽宣城可以治疗梅毒吗

  梅毒一期的症状表现是怎么样的呢?梅毒是性传播疾病的一种,有不洁性生活的患者,应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时确定是否患病。不管是什么疾病,都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因此,有不洁性生活的患者要了解梅毒一期的症状表现,以便及时发现疾病。那么,梅毒一期的症状表现是怎么样的呢?
 
  梅毒一期的症状表现是怎么样的呢?
 
  宣城康安医院医生指出,梅毒一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硬下疳,主要会发生在不洁性生活的2—4周,主要是出现梅毒螺旋体进入患者体内,大部分都是发生在生殖器部位的,男性则多发生在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系带上。
 
 
  硬下疳在开始的时候,主要为一个小红斑,在2—3天内会扩大并隆起,形成小疙瘩,然后再变硬,很快就会破溃糜烂。典型的硬下疳,主要会呈圆形、椭圆形,直径一般为1—2厘米,边界清楚,周围隆起就像是河堤一般,底部有可能呈肉色,上面会有清洗渗出物,里面含有很多梅毒螺旋体。
 
  如果您有梅毒一期的症状,还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定疾病的患者,还要选择好技术,及时恢复健康疾病。现在有很多治疗梅毒一期的办法,建议大家采用创伤小技术治疗。
 
  与梅毒息息相关的因素是什么?梅毒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纵横百年了,可见此病的危害性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应该及时的做好梅毒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让自己能够远离梅毒。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与梅毒息息相关的因素是什么?
 
  与梅毒息息相关的因素是什么?
 
  第一、梅毒螺旋体
 
  亦称苍白螺旋体1905年被发现。在分类学上属螺旋体体目,密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 。菌体细长,带均匀排列的6~12个螺旋,长5~20μm,平均长6~10μ m,横径0.15μm上下,运动较缓慢而有规律,实验室常用染料不易着色,可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观察菌体。体外人工培养较难,接种家兔睾丸可获得 螺旋体。
 
  第二、免疫性
 
  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感染2周后产生特异性IgM抗体,此型抗体不能通过胎盘;感染后4周出现特异性IgG抗体,可通过胎盘。完全恢复健康的早期梅 毒可再感染。另外,TP破坏人体组织,使组织释放一种抗原性心脂酶,刺激机体产生反应素,用RPR、USR、VDRL等方法可检出,在感染TP后5~7周 或出现硬下疳后2~3周转阳性。
 
 
  第三、抵抗力
 
  人体外存活力低,40℃时失去传染力,56℃3~5分钟、煮沸立即死亡; 潮湿的生活用品上可存活数小时,不耐干燥。对肥皂水和常用消毒剂(70酒精、0.1石碳酸、0,1升汞等)敏感,耐低温。
 
  梅毒病由于病程漫长,在晚期还能给患者的组织器宫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要求患者积治疗。另外,一期、二期梅毒传染性较强,在梅毒早期患者注意不要将病原体传染给别人。
 
  毒患者应该如何正确护理?
 
  (1)治疗要坚持早期进行、配合医生治疗的原则。治疗期间,其配偶也需要进行检查,必要时接受治疗。恢复健康后要求定期复查,防止病情犯病。
 
  (2)注意生活细节,防止传染他人:早期梅毒患者有较强的传染性,晚期梅毒虽然传染性逐渐减小,但也要小心进行防护。自己的内裤、毛巾及时单独清洗,煮沸消毒,不与他人同盆而浴。
 
  (3)早期梅毒患者要求禁止房事,患病两年以上者也应该尽量避免性生活,发生性接触时必须使用避孕套。如果患者未婚,那么待梅毒恢复健康后方允许结婚。
 
  (4)二期梅毒发生时会出现全身反应,此时需要卧床休息。患病期间注意营养,增强免疫力。
 
  (5)患病期间不宜怀孕。如果患者发生妊娠,治疗要尽早开始。是否保留胎儿,应根据孕妇的意愿执行。
 
 
  因为梅毒是一种传染性比较强的疾病,所以患者朋友在自己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将疾病传染给其他人。所以,患者朋友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就格外的重要一些,这样不仅仅对自己好,而且也可以避免给身边的人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
 
  “CO2激光除疣体”创伤小、无痛,快速恢复健康梅毒,您的合适选择
 
  对于梅毒的治疗,“CO2激光除疣体”是目前较好的技术,此技术是专业科学技术,治疗过程中能方便创伤小、无痛,治疗后无疤、无需住院。“CO2激光除疣体”是治疗梅毒较高、治疗效果较好、犯病率较低的创伤小无痛技术,是梅毒患者的合适选择。
 
  通过上文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到梅毒一期的症状表现,有不洁性生活的人们,应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确定是否患病。如果您有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免费与医生一对一交流,医生会为您做详细的解答,并为您的隐私保密。
 
  • 快速问答足不出户 了解问题
  • 预约挂号无需排队 免费挂号
  • 医院品牌医院概况 全面了解
  • 来院路线熟悉路线 轻松就诊
热门文选
推荐阅读

温馨提示: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在线客服一对一交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