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宜仁爱医院
咨询电话:

信宜仁爱医院

首页 >> 信宜仁爱医院 >>文章阅读

信宜哪家耳鼻喉科好

  信宜哪家耳鼻喉科好         每个疾病在治疗的同时都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尤其是饮食方面是患者必须要重视的,大家对于外耳道炎这样的疾病不陌生,但是对于外耳道炎这样的疾病的危害确是非常的不熟悉的,其实患上这样的疾病的时候,影响非常严重的事情就是患者的听力的问题,那么外耳道炎这样的疾病的食疗是怎么样的呢?
 
  1、肾阳虚型
 
  [临床表现] 耳部脓液清稀,耳不疼,听力下降,畏寒腰酸痛,头晕耳鸣,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
 
  [食疗膳]
 
  1)蛤蚧鹧鸪:鹧鸪1只,蛤蚧1对,生姜2片,酒少许。将蛤蚧和鹧鸪剥开洗净,去内脏,切成小块,用酒浸洗,然后与生姜置炖盅内隔水炖3小时,加入调味即可服用。
 
  2)鹿茸枸杞水鸭汤:水鸭1只,鹿茸5片,枸杞20克,生姜2片。将水鸭去毛与内脏,切块,与鹿茸、枸杞、生姜同炖3小时,加入调味食之。
 
  3)巴戟苁蓉羊肉汤:羊肉60克,巴戟15克,苁蓉15克,薏苡仁20克,生姜3片,大蒜30克。将羊肉洗净切块,与上同煮,煮时先武火煮开,改文火煮3小时,调味服用。
 
  2、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 耳内脓液色白或可见黄稠,听力下降,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多梦、口苦咽干、潮热,舌红无苔,脉细数。

 
  [食疗膳]
 
  1)二地二冬猪脊汤:猪脊髓200克,熟地15克,生地15克,麦冬20克,天冬20克。将全部用料洗净后放人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3小时调味食用。
 
  2)枣肉圆肉枸杞粥:枣肉15克,圆肉20克,枸杞20克,粳米100克,煮粥,粥煮好后加适量白糖调味服用。每日2次。
 
  3)熟地海参汤:熟地30克,海参60克,同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炖2小时调味食用。
 
  信宜哪家耳鼻喉科好        虽然生活中我们一直在躲避疾病,但有些病还是找上门来,同时给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一些伤害。有很多的人会患上外耳道炎,出现这种疾病的危害大,有很多的人平时不注意好习惯,没有注意生活细节,就会导致这种疾病出现,造成细菌感染,我们应该关注这种疾病的危害后果,避免导致耳鸣耳聋现象,那么,外耳道炎的常见危害是什么?
 
  原因一,当我们游泳或者洗澡的时候,如果不在耳部放置东西的情况下,耳部很可能由于水液的浸渍造成上皮破裂、肿胀、软化等,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一些致病微生物进入耳道,诱发感染。
 
  原因二,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持续刺激,造成外耳道上皮损伤和感染。
 
  原因三,用手指、发夹、小木棒等物搔挖造成外耳道上皮损伤,致使微生物侵入表皮,甚至真皮层。
 
  原因四,外耳道皮肤在变态反应性湿疹的基础上继发感染。
 
  原因五,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内分泌功能紊乱等也易诱发本病。
 
  外耳道炎的三大危害:
 
  1、易导致耳聋耳鸣
 
  当外耳道炎症状表现为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糜烂先为浆液性分泌物,继而变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时,通常易导致皮肤肿,鼓膜被遮蔽,引起听力下降,从而产生传导性耳聋及耳鸣,由于外耳道炎分泌无刺激,屏间切迹或耳垂亦可受累。重者耳周淋巴结肿 大、有压并可出现全身发热、不适等症状。
 
  2、急性外耳道炎易转为慢性
 
  挖耳或异物损伤、药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或游泳、洗澡等水液浸渍,易引发急性外耳道炎。急性外耳道炎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会转为慢性。
 
  一旦急性外耳道炎迁延为慢性外耳道炎,则耳部常有不适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听力稍减退,外耳道皮肤充血或增厚,或覆有痂皮且痂皮上有少量脓液或碎屑、有时揭去痂皮可致出血,外耳鼓膜可浑浊、增厚,标志不清,或因鼓膜上皮受损,其表面有少量肉芽形成。
 
  3、预示身患疾病,如中耳炎、糖尿病等
 
  外耳道炎反复发作,其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其它疾病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贫血、维生素缺乏、糖尿病等亦可导致外耳道炎的发生。因此,当外耳道有不适(如灼热、疼痛)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时,应及时到医院求治,以免更大疾病的发生。
 
  信宜哪家耳鼻喉科好        如果生活中发现了自己患了耵聍栓塞的话要及早的去五官科做详细的检查,如果出现了耵聍栓塞,要及时的自我察觉耵聍栓塞,及早的提防耵聍栓塞也是重要。如有耵聍栓塞的情况,建议及早到专业的五官医院接受治疗。
 
  耵聍(俗称耳屎或耳垢)是由皮脂、耵聍腺分泌物以及外耳道皮肤脱落的角蛋白碎屑混合而成的,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粘附灰尘、小虫等异物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耵聍借头位变动、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若因外耳道慢性炎症使耵聍分沁增多,或因外耳道狭窄等原因使叶聆排出受阻时,可聆可以滞留、阻塞在外耳道内,称耵聍栓塞。
 
  长期慢性咳嗽小心耵聍栓塞的到来,临床非常罕见。耵聍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耵聍腺的分泌物,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及黏附异物的作用。
 
  正常外耳道皮肤表面附有一层极薄的耵聍,暴露空气中干燥成淡黄色薄片,在张口等下颌关节运动时可自行脱落排出。各种原因使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时,均可引起耵聍栓塞。
 
  外耳道未被阻塞者,多无症状,完全阻塞时则有阻塞感,听力减退,并可有耳痛,刺激鼓膜者可发生耳鸣、眩晕。
 
  当某种原因(耵聍栓塞)刺激外耳道后壁的迷走神经耳支支配区时,通过迷走神经背核,支气管和肺神经丛,可引起反射性咳嗽。该例就是长期耵聍栓塞刺激外耳道后壁,导致慢性咳嗽。
 
  耵聍栓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得过这个病的患者不想再受到这种困扰,所以预防是非常关键的。据有经验的五官医生指出:耵聍栓塞的早期症状有很多种,同时耵聍栓塞不同的病情程度,症状表现不一样,同时耵聍栓塞患者体质不一样,也就会有耵聍栓塞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预防
 
  1、平时勿掏挖耳朵。  2、耵聍取出后,要注意保持洁净干燥。  3、耵聍取出之后的短时期中,如厌恶外来声响过高,可以敷些地塞些消毒棉花,半天到1天后取出。
 
  二、护理
 
  1、有时过多的耵聍和耳道内脱屑、灰尘等异物存积成块;挖耳不当将耵聍块推入耳道深部;或外耳道有异物存留、畸形、肿瘤、瘢痕等,或老年人肌肉松弛,下颌关节运动无力,影响耳屎的排出时,发生耵聍栓塞得机会就比较多。发生耵聍栓塞后,视耵聍大小和部位不同会产生听力减退、耳闷塞感、耳鸣、眩晕等症状。
 
  2、耵聍栓塞时,耵聍常呈黑色或棕色团块,质地较硬,触之不动。对耵聍栓塞者不能盲目掏挖,强行挖取,势必碰伤外耳道皮肤,甚至损伤鼓膜,并易引起感染。
 
  3、不恰当的挖耳,更可将耵聍推向深处,更难取出。对大而坚硬的耵聍,可先用3%~5%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日3次,待耵聍软化后钩出,或用生理盐水冲洗出来。

温馨提示: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在线客服一对一交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