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阳普仁医院
咨询电话:

信阳普仁医院

首页 >> 信阳普仁医院 >>文章阅读

信阳普仁医院为你讲解受孕的相关事项

  信阳普仁医院为你讲解受孕的相关事项
 
  排卵期计算是如何怀孕中重要的一个步骤,想要怀孕要懂得计算自己的排卵期,那么如何测排卵期呢?医院为你讲解:
 
  常用的推算"易孕期"的方法:


 
  1、宫颈粘液观察法(须在医院做).
 
  2、基础体温测定法.
 
  在机体经较长时间睡眠后醒来(一般在清晨),尚未进行任何活动及说话前,所测得的体温,为基础体温.正常情况下,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于月经前半期较低,排卵期更低,排卵后24小时-几天内可突然或缓慢上升0.3-0.6C.因此测量基础体温从月经来潮天开始,坚持每天测量,并用坐标纸纪录,以便观察分析.
 
  3、正确使用排卵试纸测排卵期.
 
  女性在使用排卵试纸前,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月经周期.多数女性的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一般误差不超过5天.若你的月经周期天数少于27天或多于40天,应询问妇产科医师的意见,以确定能否使用排卵试纸.口服避孕的女性需停两个月后,才能使用排卵试纸.因为避孕会抑制促黄体生成分泌,使试纸不显色或显色偏淡,导致测定结果不有效 .
 
  另外,正患内分泌系统疾病如卵巢囊肿的女性,或正在服用、类固醇物的女性都不宜使用排卵试纸.用晨尿进行检测,不宜用放置时间长的尿液做标本.检测前不要大量喝水或饮料.检测时所用的尿液收集容器要保持干净.排卵试纸并不能高 证明有卵子形成.因此女性遇到受孕问题时,应及时到医院的妇产科诊.
 
  4、行经日期推算法.
 
  每次排卵都应在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故将排卵前5天-排卵后5天称为"易孕期".计算公式为:易孕期天=短快速 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易孕期=长快速 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在采用此公式计算之前,要求本人连续8次观察、纪录自己的月经周期,得出本人月经周期的长天数和短天数,代入以上公式得出的数字分别表示该妇女"易孕期"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月经周期的计算是从此次月经来潮的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天)如:某一育龄妇女前8个月的月经周期长为30天,短为28天,代入公式为:易孕期天=28天-18天=10天易孕期=30天-11天=19天既:这位妇女的"易孕期"为开始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0天,结束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9天.推荐阅读:信阳普仁医院——简介
 
  如果通过观察,你的月经很规律为:28天快速 ,那么你可将月经周期的长天数和短天数均定为28天,代入公式,可计算出你的"易孕期"为: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0-17天.此种计算方法是以本次月经来潮天为基点,向后顺算天数,而不是以下次月经来潮为基点,倒算天数,因此不易弄错.找出"易孕期"后,如想怀孕,可从"易孕期"天开始,每隔一日性交快速 ,连续数月,极有可能怀孕.如不想怀孕,要错过"易孕期"过性生活.
 
  网友妈妈提问:
 
  1、排卵时会不会有感觉?
 
  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什么感觉,仅个别人排卵时可能会有下腹轻微疼痛、腰痛等非特异症状,但很难以此症状而断定为排卵.也有一分人排卵前后有性欲上的改变,分人可能表现为性欲增强,另一些人则表现为减退;也有分人表现为透明状白带增多;个别人会出现间期少量出血.排卵前后人体的基础体温有一些变化,但不经检测主观上不易觉察.
 
  2、什么是额外排卵?
 
  有些使用期避孕法的夫妇,即使严格掌握了要求和规定,避开排卵期前后的10天左右性交,仍然出乎意外地受孕.这是何故?原来女性排卵受神经和内分泌支配,当精神过度兴奋、紧张、生活环境变化或者身体健康状态改变时,卵巢排卵会受到影响,产生非排卵期排卵,这是额外排卵.处在新婚期或与丈夫久别重逢的妇女容易出现额外排卵,因此应当注意避孕.
 
  许多夫妇也很重视排卵期,经常会用一些排卵试纸甚至B超监测排卵,试图提高受孕率,却没有,是为什么呢?其实,过分关注排卵期会增加焦虑紧张的情绪,反而会降低受孕的机会.小编收集了一些简单的方法,想怀孕的未准父母们,一起来轻松找准你的易受孕期吧.
 
  3、怎样知道排卵是否正常?
 
  常用的检查排卵的方法有:
 
  1、基础体温测定:
 
  在月经来潮天开始每天早晨起床活动前将体温表放在舌下试表5分钟并记录下来,一直试到下次月经来潮.正常在月经第14天左右排卵,排卵后体温上升0.3~0.5℃,持续12天左右,如果体温没有上升或上升的慢、持续的时间短或上升不到0.3℃,说明没有排卵或黄体供能不足.
 
  2、子宫内膜活检:
 
  在月经前或月经来潮12小时之内作一个小,取一些子宫内膜检查,如果有分泌改变说明有排卵,如果是增生改变说明没有排卵,还可以检查有没有内膜结核等其它.
 
  3、内分泌检查:
 
  在排卵后也是在月经来潮前左右抽血化验孕酮,有升高说明有排卵.

温馨提示: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在线客服一对一交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