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清徐五洲医院
咨询电话:

清徐五洲医院

首页 >> 清徐五洲医院 >>文章阅读

清徐混合痔——您的健康,我们的责任

    清徐混合痔
 
    混合痔的护理常规有哪些?什么是混合痔?相信有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或许有些人都不知道痔疮其实是分为三大类的,内痔、外痔、混合痔,这三种痔疮的发病各有各的不同,内痔和混合痔相对于外痔会比较严重一些。下面来看看清徐五洲医院医生的讲解。
 
    什么是混合痔
 
    混合痔,也称里外痔。混合痔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混合痔是直肠上下静脉丛共同曲张的静脉团块。
 
    混合痔的护理常规有哪些
 
    1、出血的护理:术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缚料是否完整清洁,如发生患者面色苍白、头晕出汗、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告知医生。
 
    2、饮食护理:饮食指导不仅对患者的创面修复与愈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可以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合理安排饮食,注意饮食卫生,有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
    3、心理护理:混合痔最重要的是心理护理。患者术前往往表现为焦虑,忧郁,恐惧等心理状态,而这些因素不消除会直接影响到手术,麻醉及术后创面愈合的成功与否。
 
    4、排便的护理及预防感染:保持排便通畅及肛门清洁是痔术后愈合的关键。指导患者保持肛门清洁,预防感染和减轻肛门下坠不适,向患者说明清洁伤口的重要性和方法,指导患者坐浴的温度,时间和方法。
 
    除上述各项护理外,我们还应指导患者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乐观,按疗程用药,以免病情复发。
 
    清徐混合痔
 
    混合痔患者日常应该吃哪些食物?清徐五洲医院医生表示,任何疾病的护理都离不了日常饮食。混合痔也不例外,那么,混合痔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饮食呢?下面,医生详细为大家介绍混合痔患者宜食的食物:
 
    1、鲜荸荠500克,红糖90克,加水适量,煮沸1小时,饮汤,吃荸荠,每日一次,有清热养阴的功效,适用于内痔便血。
 
    2、桑耳3克,粳米50克,先煎桑耳,去渣取汁,和米煮粥,空腹服用,有祛风活血作用,用于肠风痔血。
 
    3、桑仁100克,糯米150克,将桑仁煮取汁,和糯米同煮成粥,空腹食用,有滋补肝肾、养血功效,适用于痔疮下血,烦热消瘦等。
 
    4、 丝瓜250克,猪瘦肉200克,将丝瓜切块,猪瘦肉切片,加水适量煲汤,每日2~3次,用食盐调味,佐膳,有清热利肠、解暑除烦功效,适用于内痔便血初期。
 
    5、黑木耳5克,柿饼30克,将黑木耳泡发,柿饼切块,同加水煮烂,有益气滋阴、祛瘀止血功效,适用于痔疮出血。
    6、蕹菜2000克,蜂蜜250克,将蕹菜洗净,切碎,捣汁,放锅内,先以武火,后以文火加热煎煮浓缩,至较稠时加入蜂蜜,再煎至稠黏时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以沸水冲化饮用1汤匙,每日两次,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功效,适用于外痔。
 
    清徐混合痔
 
    医生提醒混合痔患者,一定要及早治疗混合痔疾病,因为混合痔的症状令患者痛苦不堪:
 
    1、便血是混合痔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无痛性呈间歇性是其特点,出血可以是点滴而下,也有些里喷射状出血,亦可是便纸带血,血色鲜红,量或多或少。有些患者在便前出血,更多患者是伴随排便而出血或便后肛门出血。停止排便后血常熊自止。
 
    2、肛门肿物脱出常先有出血,而后出现脱垂。痔核的体积逐渐增大,由于排便时受大便的挤压,使其周围支持组织受损,痔核与肌层逐渐分离,以致病核脱出肛门外。痔核脱出最初仅在排便时出现,便后能自行复位。后期经常脱出而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托复位,或需长时间卧床休息方能复位。
 
    严重者甚至下蹲、行走、咳辙时痔核即可脱出,较难还纳,甚至长期不能复位。痔核脱出在肛门外,内痔戮膜常因受到鹰挟而糜烂、水肿、出血及渗液。由于痔核反复脱出并受到窜擦、挤压,内痔戳膜逐渐纤维化,教膜表明被覆灰白色结缔组织,症状以脱出为主,出血反而减少。
    3、肛门感觉异常单纯内痔一酸无疼痛,有些结缔组织外痔可有轻度疼痛,炎性外痔和血栓外痔均有较明显的疼痛。若痔核脱出,患者可感觉肛门坠胀不适,有分泌物进出可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局部瘙痒。
 
    4、其他症状若痔核体积较大,又因各种刺激导致痔核脱出肛门后,肛门括约肌痉孪,引起脱出的痔核嵌顿于肛门外,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痔核进行性肿胀、充血,肛门剧烈疼痛、坠胀,外痔水肿,血栓形成,诊液多,小便不杨或困难,这种情况常需急诊处理。拖延日久,常发生内痔熟膜糜烂、坏死。若短期内连续大量出血或长期俊性出血者可能导致继发性贫血。
 
  • 快速问答足不出户 了解问题
  • 预约挂号无需排队 免费挂号
  • 医院品牌医院概况 全面了解
  • 来院路线熟悉路线 轻松就诊
热门文选
推荐阅读

温馨提示: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在线客服一对一交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