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计划生育
咨询电话:

计划生育

首页 >> 计划生育 >>文章阅读

无极医院取环

无极医院取环  上环是我国育龄期妇女最常用的长效避孕措施,往往一个环在体内放置的时间可达十余年。很多女性都在担心在上环的过程中,它是否疼痛。那么,女性上环痛吗?
 
  医生表示:一般来说,上环是不会产生疼痛感觉的,现在多数采用的是无痛上环,因此,整个过程中,不存在疼痛的现象。
 
  目前不要小孩的话,较好是选择上环,因为其他避孕方式有可能对人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也会影响月经周期。如果打算再次要小孩的话可以取环,一般是取环后一到两个月再怀孕较好。不论是上环还是取环,都应该在月经干净后的3-7天,这是手术的最佳时机。上环之前需要检查吗?
 
  医生指出:部份妇女会感到腹部不适或经期腹疼。这是初期未适应的反应。但个别的妇女会出现经量明显增加,经期外时间少量出血,明显的腹痛,假如这些情况持续出现应回医院检查。上环必定是一种妇科小手术,应在正规的医院和专业的医生手下操作。此外还应注意上环后的注意事项。
 
  上环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定期随访,分别在术后一个月、半年、一年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检查有无脱落或异位。
  2、发现异常现象,及时请医生诊治和咨询。
 
  3、术后要保持外阴部清洁,两周内禁止性交和坐浴,以免感染。上环需要多少钱呢?听听医生怎么说。
 
  无极同济医院的医生介绍到,上环手术一般不会出现疼痛的情况,所以女性大可放心的进行上环,但是一定要注意到正规的医院,这样可以避免在上环过程中出现感染的情况。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在线进行医生咨询。
 
  上环后白带带血是炎症吗
 
  无极同济医院的医生表示,放置节育器手术是很好的避孕方式,但少数女性会在手术结束后身体出现不适合的情况,连带着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甚至因为节育器的存在压迫子宫内膜引起局部的组织坏死带来炎症反应,那么就会出现白带带血的症状了。
 
  上环后白带带血是炎症吗?医生认为这是有可能的,但也不绝对,毕竟白带带血的原因也可能是其他妇科炎症带来的,不一定就是上环这个原因。但白带带血本身就是白带异常的表现,一旦发现,尽早就医告知医生是较好的做法,还要跟医生说明自己刚做的上环手术情况,这样有利于医生的精确判断,让自己少受点罪。
 
 
 
  无极医院取环  上环容易引起么?近些年,盆腔炎的病发率很高,这无疑给女性朋友朋友的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严重影响着她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现今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为了更好的长期有效避孕选择了上环的方式来终止妊娠,上环的女性朋友很容易产生许多不适的症状,那么,上环也容易引起盆腔炎吗?
 
  同济妇产医院妇科医生指出,上环也有可能会引起盆腔炎,女性朋友朋友应该引起重视。下面是容易诱发盆腔炎的高危因素的介绍:
 
  1、既往盆腔炎。有过盆腔炎历史的再发病是无这一历史者的20倍。20%~25%的盆腔炎患者可再次发作,与其认为这是“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不如认为是一次再感染。之所以容易再感染是因为输卵管上皮已有损害,对病原体比较敏感,以及局部防御机制障碍。
 
  2、性运动。性运动和盆腔炎有亲密关系,除非是IUD及宫腔操作,另外原发感染的盆腔炎多是性活动或性裸露(sexualexposure)引起的。精子的携菌作用应予斟酌。同性恋并不引起盆腔炎。感染和性交频度关系不大,但却和性伴数目有关,多性伴妇女患病率是没有这种关系者的5倍。
  3、宫内避孕器(IUD)。一般报告应用IUD者比不应用者患病危险高2~4倍。但也有高至15倍的。当然和避孕器的类型亦有关,如带尾避孕环更易引起盆腔炎,尾丝湿润的表面便是细菌上行运动的“撑杆”。由IUD引起的沾染经常是非淋病球菌病原体。
 
  无极医院取环  4、性伴未予治疗。携淋球菌或沙眼衣原体,或其他致病菌的男性伴是女性朋友感染和复发的主要起源,而80%的罹患盆腔炎妇女的性伴是未予治疗的,他们没有症状并不表明没有诸如淋病球菌等感染。
 
  5、年龄。年轻者盆腔炎高于年纪大者,如15~19岁妇女的发病率是25~29岁妇女的3倍;20~24岁妇女的发病率是25~29岁妇女的2倍。这是西方的调查数字,我国则以3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年轻者发病率高,不仅由于这是性活动旺盛的时期,还因性伴不稳定。
 
  以上就是关于“上环容易引起盆腔炎吗”的相关介绍。无极同济医院医生提醒,盆腔炎往往会因久不愈而影响生活质量和夫妻生活,并会导致不孕、诱发肿瘤等,所以,对于该病的治疗一定要彻底。
 
  • 快速问答足不出户 了解问题
  • 预约挂号无需排队 免费挂号
  • 医院品牌医院概况 全面了解
  • 来院路线熟悉路线 轻松就诊
热门文选
推荐阅读

温馨提示:想了解更多健康问题,请点击在线客服一对一交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